老电影《白求恩大夫》拍摄记忆
解放初,文化部就有拍摄白求恩题材电影的想法,最初考虑改编周而复的传记小说,1958年文化部邀请加拿大作家泰德·阿兰和西德尼·戈登创作剧本,然而他们的初稿因不符合当时中国电影的政治原则和艺术规范,且中国人形象刻画不鲜活等问题,再次被搁置。最终,由张骏祥担任中方编
解放初,文化部就有拍摄白求恩题材电影的想法,最初考虑改编周而复的传记小说,1958年文化部邀请加拿大作家泰德·阿兰和西德尼·戈登创作剧本,然而他们的初稿因不符合当时中国电影的政治原则和艺术规范,且中国人形象刻画不鲜活等问题,再次被搁置。最终,由张骏祥担任中方编
放羊海娃,藏信于羊尾,羊肠小道脱逃,只是可惜那些可怜的小肥羊,便宜了鬼子和伪军的胃,我是先看的小人书,后来听的广播剧,广播剧半小时,以张瑞芳的旁白为主,最后看的电影,粘上鸡毛的信,消息树,红缨枪,炮楼里的骷髅蜡烛,都开了眼